大部分低溫調節閥都采用Cr - Ni 奧氏體不銹鋼,而Cr - Ni 奧氏體不銹鋼在低溫下處于亞穩定狀態,而在超低溫范圍內會因晶格畸變而發生馬氏體轉變。馬氏體開始轉變時的溫度即為馬氏體轉變點(亦稱相變點),用符號Ms來表示。Ms點的溫度主要取決于固溶在奧氏體內合金元素的量。
當奧氏體不銹鋼的工作溫度等于或低于其馬氏體轉變點Ms時,就會發生馬氏體轉變。因馬氏體的比容比奧氏體的大,由此而引起的體積膨脹和組織應力會使零件尺寸發生變化,終導致閥門泄漏。為防止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馬氏體轉變,需對其進行深冷處理。
把低溫閥體及零部件經過普通熱處理后進一步冷卻到-100℃~-196℃的處理方式叫作深冷處理,它可以降低殘奧含量、促進析出細小碳化物、減少晶間拉應力。進而提高以下性能:9ni18Cr不銹鋼殘余奧氏體從35%降低至10%。
低溫閥門制定了嚴格的制造工藝和采用專用設備,對零件的加工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。經特殊的低溫處理,將粗加工的零件置于冷卻介質中數小時(2-6小時),以釋放應力,確保材料的低溫性能,保證精加工尺寸,以防閥門在低溫工況時,因溫度變化造成變形而導致的泄漏。閥門的裝配與普通閥門也不同,零件需經過嚴格的清洗,除去任何油污,以保證使用性能。